如何分析企业资产质量?分析资产质量有何意义?

2024-04-30 02:39

1. 如何分析企业资产质量?分析资产质量有何意义?

资产质量对于判断一个企业的价值、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资产质量的好坏,主要表现为资产的帐面价值量与其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之间的差异上。
资产按其质量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类:
1、按帐面价值等额实现的资产
主要包括企业的货币资金
2、按照低于帐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
包括短期债权,由于存在发生坏帐的可能性,因此,短期债权注定要以低于帐面的价值量进行回收。
部分短期投资、部分存货、部分长期投资、部分固定资产可能存在低于帐面价值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纯摊销性质的资产,指那些由于应计制原则的要求而暂作“资产”处理的有关项目,包括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项目。
3、按照高于帐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
大部分存货,对于制造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其主要经营与销售的商品是企业的存货。因此企业的大部分存货应该按照高于帐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但财务会计的历史成本原则与稳健原则均要求企业对这部分存货资产以较低的历史成本来对外披露;
部分对外投资、部分固定资产需要具体分析
帐面未体现净值,但可以增值实现的表外资产,指那些因会计处理原因或计量手段的限制而未能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净值,但可以为企业在未来作出贡献的资产项目,包括:
第一,已提足折旧、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第二,企业正在使用,但已经作为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到费用中去、资产负债表上未体现价值的资产;
第三,已经成功的研究和开发项目的成果。我们知道,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一般作为 支出当期的费用处理。这样已经成功研究和开发项目的成果将游离于报表之外而存在。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重视研究开发、历史悠久的企业;
第四,人力资源,了解人力资源的质量只能借助于非货币因素的分析。

如何分析企业资产质量?分析资产质量有何意义?

2. 简述我国目前提倡的资产质量的分类体系。

我国目前提倡的资产质量的分类体系是国际上通用的五级分类法。贷款五级分类法是一套对银行的贷款质量进行评价并对银行抵御贷款损失的能力进行评估的系统方法。五级分类法按照贷款质量的高低依次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这种方法评价贷款质量的标准是多维的,包括贷款人偿还本息的情况、贷款人的财务状况、借款的目的和使用、信贷风险及控制、信贷支持状况等。贷款五级分类法有助于商业银行更系统、全面地评价和把握贷款质量,其优点是使用多维的标准评价贷款质量比一逾两呆的方法,方法上更为全面,评价的结构和过程更有利于进行贷款管理,更符合审慎会计原则等。

3. 分析资产质量更强调资产的相对什么性

为企业带来的未来收益的质量。资产质量的属性 1、资产质量的相对性 资产质量的相对性体现为相对有用性 资产的物理质量:是资产质量的基础 资产质量更强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企业带来的 未来收益的质量。

分析资产质量更强调资产的相对什么性

4. 什么是资产质量指标 资产质量指标的概念

1、资产质量,是指特定资产在企业管理的系统中发挥作用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以及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贡献的质量等方面。
 
 2、资产质量的分类:
 
 (1)按照账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
 
 按照账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主要包括企业的货币资金。这是因为,作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企业的货币资金会自动地与任一时点的货币购买力相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企业在任一时点的货币资产,均会按照账面等金额实现其价值。
 
 (2)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
 
 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是指那些账面价值量较高,而其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较低的资产。

5. 资产管理和资产质量的区别

资产管理业务是指资产管理人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及限制,对客户资产进行经营运作,为客户提供证券、基金及其他金融产品,并收取费用的行为。资本管理是将现有财富,即资金、资产等不具生命的物质,转换成生产事业所需的资本,也就是以人为本,使知识、才能、理想、及策略融合而成的有机体,透过管理来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以创造源源不绝的长期价值。【摘要】
资产管理和资产质量的区别【提问】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哦~资产管理和资产质量的区别:区别一:资产管理关注“资产”,而财富管理关注“人”资产管理的关注点主要在“资产”,资产管理者先对投资者的资金进行募集,然后投入资本市场寻找获利机会,再将利润分配给投资者。【回答】
资产管理业务是指资产管理人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及限制,对客户资产进行经营运作,为客户提供证券、基金及其他金融产品,并收取费用的行为。资本管理是将现有财富,即资金、资产等不具生命的物质,转换成生产事业所需的资本,也就是以人为本,使知识、才能、理想、及策略融合而成的有机体,透过管理来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以创造源源不绝的长期价值。【回答】

资产管理和资产质量的区别

6. 资产质量分析采取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这个方法一定要知道

1、资产结构分析法。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其他资产(含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四个部分;每一部分资产又可进一步分成若干项目和明细。因此,分析这些资产之间相互所占比重,能较直观地反映出资产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的内涵。
 
 2、例如分析总资产中流动资产同固定资产所占比重,如果固定资产比重偏高,则会削弱营运资金的作用。如果固定资产比重偏低,则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分析流动资产中结算资产和存货资产所占比重,如果结算资产比重太高,容易发生不良资产,潜在的风险也越大。分析存货资产时,库存商品(产成品)本是保证商品经营的物质条件,但应进一步分析其中适销对路、呆滞积压、残损变质等各占的比例。

7. 资产质量的分类

资产质量的分类:一、按照账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按照账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主要包括企业的货币资金。这是因为,作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企业的货币资金会自动地与任一时点的货币购买力相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企业在任一时点的货币资产,均会按照账面等金额实现其价值。二、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是指那些账面价值量较高,而其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较低的资产。这类资产主要涉及:1、短期债权。这里的短期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由于存在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因此,短期债权注定要以低于账面的价值量进行回收。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短期债权的贬值因素。但是,由于大多数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较为详细的企业则采用账龄分析法)或销售收入百分比法,因此这种分析仍然难以恰当地反映债权资产的质量。这是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企业对坏账准备计提的百分比的确定不一定能够反映债权的贬值程度—— 整齐划一的一个或若干个坏账计提百分比恰恰忽略了决定债权质量的首要方面:特定债务人的偿债能力。我们这样认识,并不是要否认企业对外披露债权时计提坏账准备对信息使用者判断企业债权质量的积极作用。而是要说明,对债权质量的分析,仅仅靠坏账准备披露的数字是不够的。必须结合企业债务人的情况(如地区构成、所有制构成等)进一步分析。2、部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的投资。企业计提的短期投资损失(即投资跌价)准备,反映了企业对其自己的短期投资跌价(贬值)的认识。在存在公开市场的情况下,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有关证券的收盘价可以作为企业计提的短期投资损失(即投资跌价)准备参照资料。应该说,以此参照资料计提的短期投资损失(即投资跌价)准备,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企业短期投资的贬值或跌价的程度。3、部分存货。企业保有存货,主要目的是使其增值。但是,从企业管理的实践来看,由于各种原因,企业的部分存货会以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金额变现。在会计上,对贬值存货的处理采取计提损失(即跌价)准备的方法。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在对存货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时,除了考虑企业披露的存货跌价损失准备以外,还应结合对企业存货构成的分析、存货周转率的分析以及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金额与利润表中“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金额的对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4、部分长期投资。关于长期投资的质量,我们有如下认识:(1)企业“长期投资”项目的金额,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企业长期不能直接控制的资产流出。从股权投资的情况看,对无重大影响投资,投资方仅有到期收取受资企业按其经营状况好坏而发放股利的权力;对重大影响和控股投资,虽然投资方对受资方的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力或控制权,但投资企业与受资企业毕竟是两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这两种权力的行使与直接支配有关资源仍有距离。对债权投资而言,投资者将定期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由于其持有目的的长期性,因而正常情况下在债权到期前企业不会通过转让或直接从债务人手中收回债权。(2)企业的“长期投资”项目,代表的是企业高风险的资产区域。对股权投资而言,在企业采取有限责任制的条件下,投资方的股权投资,一般不能从被投资方撤出。投资方如果期望将手中持有的股权投资变现,就只能转让其股权。而转让投资不仅取决于转出方的意志,还取决于转入方(购买转出方的投资的企业)的意愿与双方的讨价还价。这就使得投资方在股权转让中的损益难以预料。在投资收益的取得方面,股权投资方获取股权投资收益的条件有:①被投资企业有可供分配的利润;②被投资企业有用于利润分配的现金,即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股利。显然,上述两个方面的因素只有同时满足,投资方才能获得投资收益。对债权投资而言,虽然投资者按照约定,将定期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但是,债务方能否定期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取决于债务方在需要偿债的时点有没有足够的现金。(3)长期投资收益的增加往往是引起企业业货币状况恶化的因素。企业的长期投资收益,就债权投资来说,其投资收益为定期收取的利息。在西方国家,当企业购买债券时,通常半年或一年收取一次利息。对其他债权投资收益的收取则决于投资协议。但一般不会迟于债权到期目,企业将收取全部利息收益。从各国的情况看,除购买国债等少数债券的利息收益为免税收益外,其他债权投资收益—— 利息收益均应纳税。如我国税法明确规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益既可能对应债权增加,又可对应货币增加,还可对应债务减少。对投资收益— —利息收益的确定,大多数情况是利息收益与债权首先对应,同时增加。因此,在投资收益的确定先于利息的收取时,如果企业对此部分收益上缴所得税,将导致其财务状况恶化。就股权投资收益而言,在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时,企业所确认的投资收益,总会大干企业收回的股利。这样,企业(投资方)在利润分配与投资收益相对应的规模超过其收回的股利时,就会出现利润分配的规模所需货币大干收回货币的情况。为了揭示企业长期投资的贬值因素,企业可以在其产负债表中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在对长期投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时,还应结合对企业长期投资与方向构成的分析、报表附注中对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说明、利润表中投资收益与投资规模的联系的分析、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金额与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金额的对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5、部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体现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条件下,企业一般不会将其正在使用中的固定资产对外出售。因此,企业固定资产的质量主要体现在被企业进一步利用的质量上。但是,在历史成本原则下,持续经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通常将提供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以及固定资产净值。受企业折旧政策的制约,企业披露的固定资产净值不可能反映在资产负债表日,相应固定资产对企业的实际“价值”。实际上,企业的固定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将在未来增值,如企业的房地产等。但企业也有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正在快速贬值,如技术含量较高、技术进步较快的高科技资产。但是,正在贬值的资产的贬值量与正在增值的资产的增值量不存在恰好相等的关系。因此,在对企业固定资产的质量进行分析时,应当结合企业固定资产的构成、已经使用年限、企业的折旧政策等进行综合分析。6、纯摊销性的“资产”。纯摊销性的“资产”,是指那些由于应计制原则的要求而暂作“资产”处理的有关项目,包括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项目。除个别项目有可能包含对企业未来有利的资产性质的内容外,上述项目的主体并不能为企业未来提供实质性帮助,没有实际利用价值。因此,上述各项“资产”的实际价值趋近于零。三、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是指那些账面价值量较低,而其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可以用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公允价值来计量)较高的资产。这类资产主要包括:1、大部分存货。对于以商品经营为主的制造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其主要经营与销售的商品就是企业的存货。因此,企业的大部分存货应该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2、部分对外投资。从总体上来说,企业的对外投资应该实现增值。但是,财务会计的历史成本原则与稳健原则均要求企业对那些能够增值的对外投资以较低的历史成本来对外披露。3、部分固定资产。前已述及,企业的部分固定资产可以增值。同样,财务会计的历史成本原则与稳健原则均要求企业对那些能够增值的固定资产以较低的历史成本来对外披露。4、账面上未体现净值,但可以增值实现的“表外资产”。账面上未体现净值,但可以增值实现的“表外资产”,是指那些因会计处理原因或计量手段的限制而未能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净值,但可以为企业在未来作出贡献的资产项目。主要包括:(1)已经提足折旧、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已经提足折旧、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由于其历史成本与累计折旧相等而未能体现出净值。企业的建筑物以及设备、生产线等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类资产由于其对企业有未来利用价值,因而是企业实实在在的资产。(2)企业正在使用,但已经作为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到费用中去、资产负债表上未体现价值的资产。与已经提足折旧、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一样,企业正在使用,但已经作为低值易耗品一次销到费用中去、资产负债表上未体现价值的资产,由于其对企业有未来利用价值,因而也是企业的资产。(3)已经成功的研究和开发项目的成果。按照一般的会计处理惯例,在企业的研究和开发支出,一般作为支出当期的费用处理。这样,已经成功的研究和开发项目的成果,将游离于报表之外而存在。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于重视研究和开发、历史悠久的企业。(4)人力资源。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无形资产。美国的会计准则业已将人力资源列入无形资产。遗憾的是,目前财务会计还难以将人力资源作为一项资产来纳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了解、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应该成为对企业整体资源分析的重要内容。上述分析表明,对企业资产质量的整体把握,应当结合表内因素与表外因素综合分析。

资产质量的分类

8. 什么是资产结构质量?

企业在进行资产结构决策时,往往关注资产的流动性问题,特别是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根据这个比重的大小,可以将企业的资产结构分为三种类型:
1.保守型资产结构,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偏大.在这种资产结构下,企业资产流动性较好,从而降低了企业的风险,但因为收益水平较高的非流动资产比重较小,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也降低.因此,企业的风险和收益水平都较低.
2.风险型资产结构,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偏小。在这种资产结构下,企业资产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较弱,从而提高了企业的风险,但因为收益水平较高的非流动资产比重较大,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也提高.因此,企业的风险和收益水平都较高.
3.中庸型资产结构.指介于保守型和风险型之间的资产结构。
资本结构的质量特征
1、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水平与企业资产报酬率的对比关系。
2、企业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与企业资产结构的适应性。
3、企业的财务杠杆状况与企业财务奉贤、企业的财务杠杆状况与企业未来的融资要求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4、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构成状况与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资本结构的意义
1、合理安排债权资本比例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2、合理安排债权资本比例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3、合理安排债券资本比例可以增加公司的价值。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